“栈桥照相”历史悠久,但是这些摊位是否都具有经营资格,还不得而知
青岛新闻网9月2日讯 近日,有市民在本网新闻爆料中发帖《前海旅游乱象》,前海一线是青岛游客的大聚集地,这其中就给大量的违法小贩提供了商机。他们在人行道上占道买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青岛的城市形象。
网友赵先生在帖子上是这样说的:
日前因陪同外地同学路经前海栈桥,游客繁多倒也显示出了青岛旅游热点城市的特色。
但是在众多的游客当中,穿梭着无数的游商浮贩,有揽客坐游艇的、乞讨的、拉客停车的、卖地图卖首饰的、占路摆地摊的等等,不一而足,有的在马路上干扰了车辆的正常行驶,更多的是在人行道上穿行或占路经营,本就不宽的马路显得更加凌乱,极大地干扰了游客的兴趣。这些商贩基本无证无照,贩卖的也都是些低劣纪念品,这既干扰了有证商户的正常经营,更对青岛的城市形象造成极大的破坏。而面对这种乱象,公安、城管皆视而不见,甚至经由其身边也不闻不问,任由其从太平路泛滥至安徽路、青岛路、中山路、湖南路、广西路等周边地区。当笔者走到安徽路见此情况欲拍照证明时,突然路边窜出一白衣男子,大声呵斥,禁止拍照,并欲推搡,笔者不知其底细,怕有意外危险,只得离开。
虽然本身是青岛人,但平时很少到前海一线,尤其是夏季,人多车多本身秩序混乱,再加上这么多无证摊贩(估计有黑恶势力撑腰),执法部门若无有效执法手段,青岛的旅游形象会大受损失,大部分游客回去后恐怕留下的不是美丽的岛城景色,而是混乱的城市管理,在此建议有关部门整顿旅游市场制度,加大打击惩处力度,清理黑恶势力,保障青岛旅游产业和谐有序发展。
照相摊位都是“移动岗”,随时可以推车跑
地面卫生须维护,闲时席地卖地图。
发帖后,记者来到了栈桥沿海一线,发现游商浮贩在景区内泛滥,有些地方聚集的商贩甚至比游客的数量还多,他们向游客兜售着贝壳饰品、地图等小纪念品,来自五湖四海的纪念品都被冠以青岛特产。
这些所谓的“青岛特产”大多从即墨路或利津路小商品批发市场上低价购入,然后经商贩“包装”后出售给游客。一块普通人工合成的所谓海底石,批发价不足2角,经商贩“润色”后,变成“青岛海底石”、“青岛七彩石”,身价则猛增了100倍,为20元一块。
此外,一些商贩自作聪明,将产自海南的贝壳放进渔网里,然后浸泡在海水里,等游客扎堆时,佯装从海水里收网,有的商贩还穿着游泳衣,带着潜水镜,拎着海南贝壳上岸,真可谓煞费苦心,用心良苦。只为让游客相信,这贝壳是青岛特产,新鲜诱人。这样的涮贝壳还真涮了不少游客,原本论斤称的贝壳,如今单个卖,一个贝壳的价格能批发一斤。
据青岛钓鱼协会的王先生介绍,其实,青岛出海鲜,但不出贝壳。较之热带地区,北回归线附近的贝壳长相并不出众,色彩不太丰富,颜色饱和度也并不高。
领路、导游也大有市场。在本就拥挤的马路上穿插着一些手拿牌子带路组团的野导游,他们不仅影响了交通,在自身的交通安全上也存在隐患。他们没有导游资质,定价更是信口开河,开出的特色更是五花八门,有崂山北线一日游、极地半日游、海上观光甚至哈酒夜游服务。记者发现这些小贩三五成群已经形成一定的组织,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则去,进退自如,俨然成为景区内的无冕之王。
有网友也留言呼吁,青岛作为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景区内的不和谐现象的确与城市形象格格不入。希望市民能从自我做起,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本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