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线 > 正文

青岛市地震局巡视员郭玉贵网谈实录

2018-07-10 16:50 作者:民生在线 来源:青岛新闻网
分享到:

7月10日下午,青岛市地震局巡视员郭玉贵做客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网谈直播室,围绕"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主题与网民在线交流。网民参与人数38012人次,发帖27个,郭玉贵巡视员现场全部答复完毕。更多资讯请登录青岛新闻网做相关查询。

青岛市地震局巡视员郭玉贵(一排左一)与网友交流 (摄影 周琦)

视频:青岛市地震局巡视员郭玉贵访谈

开场语:

主持人、各位网友、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通过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这个平台与广大市民再次进行交流和沟通,我代表市地震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市防震减灾事业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广大市民表示诚挚的感谢,今天我们将围绕“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这个主题同各位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解答您所关心的防震减灾问题。今天与我一起参加“民生在线”网谈的还有市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陈希波同志、地震监测中心主任潘元生同志。欢迎广大网友畅所欲言,恳请您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我们改进今后的工作,谢谢!

在线问答:

网友:从地质层面来讲,我市此前曾计划修建的浮山隧道有无可行性?谢谢。

郭玉贵:网友您好!

从地质层面来讲,浮山地质结构良好;修建隧道总的说来可行,具体选址需要专门论证。谢谢!

网友:地震来临之前都会有什么征兆地震局是否回提前发布通知预警?

郭玉贵:网友:您好!

绝大部分地震震前没有前兆;有些类型的地震(理论上不足十分之一)在发震之前会出现一些征兆--地震前兆,地震前兆分为微观和宏观前兆。实际上许多前兆现象也并非全为地震前兆,因此,在判断能否发生地震时,需要对各种前兆异常现象进行综合分析,科学研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文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行政区域内的地震预报意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

网友:现在新建高层住宅是否需要进行抗震检测?地震来了高层市民躲在家中什么位置最安全?

现在新建高层住宅是否需要进行抗震检测?现在新建高层住宅是否需要进行抗震检测?地震来了高层市民躲在家中什么位置最安全?

郭玉贵:网友:您好!

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或构筑物抵抗地震破坏的综合能力。对已经建成又未按抗震规范设计的工程,必须进行抗震性能复查,评估一旦遭到相应烈度的地震袭击,可能造成哪些破坏,并就此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抗震加固。这样就可以保证在地震发生时不致遭到重大破坏和损失。根据《山东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规定,超过软基60米、硬基80米高层建筑均要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目前青岛市高层建筑已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无需进行抗震检测。

高楼避震措施如下:

(1)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2)避震位置至关重要。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躲避,最好找一个可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结实的家具下和承重墙根都可作为临时避震场所,最好找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地方(如厕所)或金属管道密集的地方。

(3)特别要牢记不能滞留在床上;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更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若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电梯门打不开时要抱头蹲下;另外,要立即灭火断电,防止烫伤、触电和发生火灾。

网友:青岛去年发生了多少次小地震?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

2017年青岛市其中行政区域内4次、近海2次;最大为2017年7月31日平度蓼兰1.6级地震,地震活动频次和强度与往年基本持平,整体上属正常活动状态和水平。

网友:如果地震引发海啸市民应该如何求救?

郭玉贵:这位网友:下午好!

密切观察海平面的骤变(非寻常大幅上升、下降),一旦发现异常现象,要在海啸前锋来临前尽快撤离到高处,是避免海啸灾难的最好方法。首先提前了解所处地区的逃生路线;其次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场所避难。

网友:青岛目前有几个地震观测点都分布在哪里。

青岛目前有几个地震观测点都分布在哪里?都是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观测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对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青岛市已建设了遍布各区市的测震、前兆、强震共26个专业地震台及147个宏观观测点组成的宏观观测网络。测震台网由7个子台和1个台网中心组成,同时实现了与省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共享;前兆台网由1个台网中心和9个子台组成;强震台网由10个强震台和1个台网中心。这些观测台站全天候监视着青岛市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及各种地球物理场变化。

网友:高层20楼左右的住宅如果发生地震如何求救。

郭玉贵:感谢网友。您的提问已在[26325]类似问题中答复,请注意查询相关内容。谢谢。

网友:青岛的海域有没有发生海啸的可能?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

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平面以下50公里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地震引起的,常形成于宽阔的深海,并且引发地震的断层须产生明显的上下错位。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的波高可达数十米,能量巨大,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从历史上看,青岛市从未有发生海啸的记载,青岛邻近海域海岸线绵长曲折,海区水深一般较浅,渤海平均深度18米,黄海平均深度44米,不具备产生地震海啸的地质背景。而且海区没有现今活动的板块俯冲带和海沟构造,所存在的海域活动断层的垂直差异运动不足以在海底形成大的位移,已发生的地震震源断层多为走滑型或倾滑型,所以发生地震海啸的可能性很小。

网友:怎样快速寻找身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地景大道是不是?

郭玉贵:这位网友下午好!

感谢您积极参与。我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主要是利用依托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馆)、操场、人防疏散基地等场所建设。你可以快速查询你身边这些公共设施即可找到。

目前拥有功能较完备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40余处。其中功能齐全的有9处:市南区的八大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四方区海琴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李沧区沧口公园和文化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黄岛区双珠公园和市民文化广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城阳区世纪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即墨市墨河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和莱西体育中心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城市广场、绿地、公园、体育场馆等。

网友:领导好,请问青岛防震减灾示范中心建好了吗?在哪?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青岛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

青岛市防震减灾示范中心位于西海岸新区薛家岛街道办事处大洼社区。示范中心主体工程已于2016年底完工,现正在进行系统设备安装。该中心由大楼土建及相关技术系统构成,是为提高青岛市地震监测、地震影响烈度速报、震害快速评估、抗震救灾及指挥、科普宣传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能力而建设的综合系统。

网友:2018年至目前,世界地震活动大概发生了几次?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

2018年以来全球发生7.0级以上地震5次,分别为1月10日洪都拉斯北部海域7.6级、1月14日秘鲁沿岸近海7.2级、1月23日阿拉斯加湾8.0级、2月17日墨西哥7.1级、2月26日巴布亚新几内亚7.5级,从目前的地震活动看,地震活动频次相对偏低。

网友:身为市民的我们,平时怎么做可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

郭玉贵:网友:您好!

感谢您对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关心。身为市民为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平时多注意安全知识的积累和身边可能存在风险因素排查。

地震发生时,逃生要点如下: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1  2  


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
分享到:
©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