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民生在线>2017优秀上线单位>青岛市司法局> > 正文

加大全民普法力度

来源: 作者: 2018-02-01 16:38:33 字号:A- A+







2017年,全市法治宣传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普法效果“满脑海”为目标,以创新的理念、实干的精神、担当的勇气,扎实的作为,推动普法元素“满视野”、普法对象“全覆盖”、普法渠道“零距离”,努力开创新时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厚植法治元素,让人民群众近距离感受法治文化

认真贯彻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厚植城市法治元素,让法治成为重要的城市“基因”。联合市委宣传部开展普法元素“满视野”活动,坚持服务群众、贴近身边、融入生活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法治元素的投放力度,开拓法治宣传阵地,织密普法网络,逐步实现普法元素“满视野”,达到“抬眼望法”的视觉效果。

(一)推进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建设。注重把法治元素融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依托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利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和民间艺术形式,建设一批具有地方人文特色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打造一批宜居休闲的法治文化广场,力求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各具特色。通过在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增设雕塑、法治文化长廊、普法宣传牌等具体的物化载体,把法治元素融入到景观环境中,为群众创造舒适、美观的学法环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熏陶。截止目前,全市新建、扩建法治文化公园(广场)109个。

(二)提升“普法一条街”品质。结合城乡建设规划、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普法一条街”品质。一方面增强画面美感、亲近感,提高观赏性,另一方面,改进宣传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以案释法”形式,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劳动合同等法律常识,打造法治宣传惠民工程。年内,全市打造普法一条街207条。

(三)打造法治宣传的流动景观。一方面在地铁站、公交车站设立法治宣传广告灯箱,营造满视野的视觉效果,有效吸引过往乘客的目光,另一方面在地铁、公交车移动电视上循环播放朗朗上口、贴近群众的法治标语、法治小故事、法治动漫视频,培养乘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彰显法治为平安前行护航的理念。年内,青岛市首批地铁法治宣传公益广告亮相地铁3号线,城阳区、黄岛区筛选热门公交线路打造法治宣传移动风景线,市公积金中心在100辆公交车上投放法治宣传片,为全市法治元素“满视野”活动增添新的亮点。

(四)构筑法治宣传多维普法阵地。一是积极探索法治宣传阵地市场化运作,利用商业楼宇、银行、社区等公共场所视频媒体、公寓电梯平面媒体、户外大型LED彩屏媒体,定期播放法治专题片,推广法治宣传语。全市投放各类法治宣传栏、普法公益广告5000余个。二是拓宽公共传媒阵地,联系青岛电视台、青岛广播电视台、青岛晚报等媒体,充分运用“新说法”“丁一说法”“法治周刊”等栏目,努力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文。年内播放法治节目1000余期。三是积极探索互联网普法,增加以案释法、学法考法内容,提升“青岛普法”微信公众号的关注度。通过广泛张贴宣传海报、开展有将问答等形式,在全市大力推广“青岛普法微信公众号”。目前“纷丝”数量已达1.6万人,年推送普法信息近200期。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等作品有奖征集活动,共征集作品80余份。

二、狠抓“两个关键”,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宣传重点对象对全社会的带动作用

各级领导干部是服务民生各项措施的决策者、推动者和落实者,他们依法履职,对于依法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而广大青少年,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之所在,培养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将来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因此,我局始终把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青少年这个“关键群体”的普法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里,强化工作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创新普法方式、提高普法实效,带动全民普法的深入开展。

(一)狠抓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用法

1、丰富学法内容。2017年,在普遍学习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与履行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专题学习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监察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及刑法中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等内容,做到学法有计划、分类别、有侧重,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上述法律知识的掌握更全面、更透彻。在组织广大领导干部、公务员日常自学的基础上,面向全市各执法司法单位征集学法考法试题1100余道,精选600道组成学法考法题库,通过金宏网、青岛干部网络学院、“青岛普法”微信公众号发布,既提高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普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又提高了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健全培训机制。协调组织、教育、人社等部门把宪法法律列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细化内容、师资和课时,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到党校、行政学院、政法院校、社会主义学院接受法治理论和法律知识培训。据统计,今年仅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就开展50个班次法治知识课程,约4000余人次接受法治知识培训。年内,还举办了“国际化战略与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培训班、法律顾问业务培训班等,累计培训1100余次。

3、强化考核监督。发挥综合考核指挥棒作用,按照“以考促学、以学促用”的原则,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考法纳入全市综合考核内容,普法工作始终成为一项“硬指标”。区市党委政府及市直单位领导班子集体学法2300次。青岛干部网络学院注册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6-8月开展网上集中学法活动,9月份进行了网上集中考法。全市3.7万名参考人员完成了网上考法工作,99%达标,成绩明显好于往年。

(二)狠抓青少年学法用法

1、破局法治教育进“第一课堂”。为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率先探索开展法治教育进“第一课堂”工作,努力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实施创造条件。指导、推动胶州市编印小学、初中、高中《青少年学法读本》,与其它科目统一安排课程,确保教学计划、教材、课时、师资、责任“五落实”。9月19日,举行法治教育走进“第一课堂”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省率先实现将法治教育课程纳入中小学“第一课堂”。

2、夯实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目前,全市已建成“税收普法教育基地”“青少年反邪教法治教育基地”“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青少年道德与法治教育基地”“中小学生科普、党史、法制史教育基地”等62个各具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其中,“税收普法教育基地”是“全国税收法治教育基地”9个基地之一。“青少年普法大讲堂”陆续推开。据统计,年内近10万人次的学生到各类法治教育基地接受法治教育。

3、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一是主题宣传。举行“情系未来、法伴成长”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系列活动。12月4日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晨诵活动,邀请法律顾问宣讲《宪法》常识。年内,共举办“学法于心·守法于行”“心手相连·法进万家”“幸福生活·法治同行”等主题活动2300余次。二是体验教育。探索在微信公众号增设“法童闯关”模块,开展“学法达人·法童闯关”活动,对顺利通关的中小学生给予奖励。在法治宣传基地中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增添了青少年体验式法治教育,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三是品牌普法。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加大品牌创建力度,结合学校实际,打造了一系列校园普法模式和法治文化品牌,“一师一法、一班一法、一步一法”“小脚丫法治行”“枣花学法”等普法品牌,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和好评。

(三)全力推进普法对象全覆盖

1、在村居,倡导人人学法,着力提高群众法律素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法治宣传进社区名人普法面对面”等形式,将“以案释法”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围绕村民、居民的法律需求,常态化开展“法律护农”“送法进村庄”“送法进社区”等普法活动,宣传普及关系日常生产生活的老年人权益保障、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农业生产等法律常识,引导村民依法维护权益、化解纠纷,打造法治宣传惠民工程。

2、在企业,倡导守法经营,着力打造企业法治文化。以打造“厚道鲁商”品牌为契机,倡导企业守法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一是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法治教育,着力提高依法经营能力。各普法责任制主体向企业经营管理者宣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水平,为企业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开展企业职工法律咨询服务,提高依法维权能力。组织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现状及其法律需求,向企业职工讲解《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合同法》等法律知识。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向企业在员工,特别是生活困难职工、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把每一个案件做成“普法公开课”,在服务中提高企业员工法治意识。

3、在弱势群体、边缘群体,倡导精准普法,着力提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能力。统筹部署老年人、残疾人等人群权益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将老年人、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责任清单,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形成特殊人群权益保障的合力。坚持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配合民政、人社、残联等部门在重阳节、“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以“维护老人合法权益”“关心爱护残疾人”为主题的集中宣传等活动,重点讲解涉及老年人婚姻、赡养、房产、社会保障等常见问题。

三、“面对面、零距离”,让人民群众增强法治宣传的获得感

坚持“上下结合、以下为重,抓基层、打基础”的思路,变单向性、灌输式普法为“互动式”“零距离”的服务,深入基层,通过“以案释法”面对面、法治巡回宣讲、法治文艺演出等各具特色的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治教育,打通普法形式和普法效果间的“最后一公里”。

(一)开展“名人普法面对面”活动。在深入开展“法律六进”的同时,今年市普法办精心设计推出“法治宣传进社区、名人普法面对面”等系列活动,组织全市的名律师、名法官、名主持等,深入社区、企业,面对面地为群众解决各种法律问题,借助名人的效应提升普法实效,通过“以案说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活动举办前,由市广播电视台、市广播电台经济频道通过《丁一说法》《新说法》《真情调节》向全市预告活动信息,同时邀请岛城优秀律师、公证处的业务骨干和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开展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活动。紧紧抓住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的房屋拆迁、遗产继承、公正办理、婚姻家庭和民间借贷等突出问题进行一一解答。今年,市普法办分别联合市青岛市广播电视台、市南区司法局、崂山区司法局、李沧区司法局在市南区法治文化公园、崂山区华都社区、李沧区大枣园社区举办“法治宣传进社区丁一说法(秋航律师)面对面”活动共4次,现场解答了1000多名群众咨询。

(二)推动开展各类“普法大讲堂”活动。部署在全市开展“普法大讲堂”活动,将普法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既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又高效地配置普法资源,实现普法力量与人民群众的零距离、面对面,提高群众道德素养和法治思维模式,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市南区以“送法进社区”的形式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市北区各街道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城阳区以“阳光城阳”法治巡回宣传报告会的形式开展村居普法大讲堂活动,李沧区在全区51所中小学校设立“青少年普法大讲堂”,即墨区春雨公益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走进学校开展法治宣讲。

(三)开辟法治文艺阵地。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成立了各具特色的普法小剧团,创作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富有地方特色、形式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话剧、地方戏。普法小剧团以精彩的法治文艺演出,将法律知识传播到田间地头、大街小巷、车间厂房。李沧区、黄岛区、莱西市等区市成立专业普法剧团,将法律故事和道德故事改编成通俗易懂的吕剧、小品、歌曲等,定期深入街道社区、乡间地头开展法治演出,年内累计400余场次,观众达10余万人次。

网谈回音青岛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