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常态化检测。连续三年将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列入区政府实事项目,在保持对全区农村大集和早夜市经营销售的蔬菜、水果、生鲜肉、面制品和水产品等进行日常检测的同时,强化对小食品店、小餐饮店和小作坊食品安全日常检测,年内开展常态化检测5363批次,对全区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小药店经销的药品开展常态化检测400批次,全区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二是在全省率先打造“三小”示范街区建设。结合今年6月实施的《山东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点管理条例》,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中韩社区“新市民”小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王哥庄大馒头小作坊示范园区,带动了辖区内其他“三小”业户规范经营,在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是在全省率先实施食品流通溯源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新模式,在100家重点餐饮单位开展食品流通溯源体系建设,其中,区食药局属中小学、幼儿园、医疗机构食堂100%纳入,实现了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责任可究,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四是创新实施食药安全监管新举措。在全市率先通过大中型商超放心肉菜公开评价,并在丽达超市召开全市现场会推广我区工作经验。在麦岛路示范街和丽达餐饮区试点实施绘制“笑脸地图”活动,结合现场检查信息确定餐饮动态等级,方便消费者就餐选择,提升了餐饮业整体水平。建立健全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体系,全市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五是创新实施服务企业新模式。优化审批流程,推出十七项业务“当日办”,通过“网络+快递”的审批服务模式,实现证照办理全程“零跑腿”,节省了办事群众的时间和精力。今年共办结各类经营许可事项2700多项,较去年提升了45%。积极为杰华生物、博益特生物、爱德检测等企业提供GMP认证、政策帮扶等全方位服务,促进了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六是积极营造食药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在全区3万名中小学生中开展“争当食安小卫士”系列活动,让学生和家长都参与到食安共建之中。深化拓展“崂山食药”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功能,每天2条次更新发布食药相关信息,进一步扩大食品药品宣传影响力,群众知晓率和满意率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