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民生在线 > 正文

市红十字会5.17网谈材料

来源: 作者: 2016-05-17 14:11:15 字号:A- A+

网谈主题

市办实事:“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

丁钢 青岛市红十字会副会长

“第一响应人”有关问题

1.何谓“第一响应人”

第一响应人是指首先到达灾难现场,拥有救援证书且能够在应急救援中提供基本生命救助的人员。第一响应人培训是指以提高应急救护和现场处置能力为主的系统性、规范化培训。当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威胁形势严峻,社会矛盾诱发群体性事件因素增加,隧道、地铁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运营,公共安全面临新的挑战。实施“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将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对于提升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促进社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2.“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证书培训有何意义?

建立“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长效机制,增强市民的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救互救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幸福宜居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客观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大力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普及避险逃生、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通过实施“第一响应人”培训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灾避险和现场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促进青岛和谐建设。

3.第一响应人培训有什么内容?

培训时间为24课时,采取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方式进行,突出实际操作能力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应急救护培训内容包括现场创伤救护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现场心肺复苏抢救技术;现场处置培训包括突发性灾难及其他意外情况下的发现、报警、扑救、逃生等技能。

4.2016年第一响应人培训重点领域有哪些?

2016年,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着力高危行业和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普及避险逃生、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应当接受培训的“第一响应人”对象为公安民警、机动车驾驶员、长途客运司乘人员、建筑管理人员、导游人员、大型商场相关人员、民用航空行业相关人员、电力、石化天然气从业人员,驻青高校在校大学生、市属各中学在校师生、校车驾驶员及公交司乘人员、游泳场(馆)救生人员、文化娱乐场所重要岗位安保人员,以及社区应急志愿者等。通过实施“第一响应人”培训,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灾避险和现场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突发事件造成的伤亡和损失,促进青岛和谐建设。

5.如何参加第一响应人培训?

市民可以拨打市红十字会救护培训电话85975999报名,或拨打所在区市红十字会电话报名。以单位名义报名参加,并且参训人数达到30人以上的,红十字会可以组织老师上门授课。社会居民个人报名参加培训的,由红十字会按照报名人数和时间安排编排培训班次,确定时间地点后通知本人参加培训。

6.第一响应人应急培训收不收费?

第一响应人培训以公益性宣传和培训为主,有偿培训为辅,注重社会效益。

7.近年来“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开展了哪些工作?

据了解,全市120每年受理求救电话47万余个,抢救转运危重患者13.5万人。由于民众应急救护知识普及率不高,致使在突发事故现场救护不当或不及时,导致死亡率和残疾率居高不下。

近年来,我市完善政策措施,市政府下发《青岛市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公众参与应急救护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围绕生产安全、交通安全、旅游安全等重点工作,积极在交通运输、矿山、建筑、电力等行业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积极推动红十字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目前,我市应急救护知识累计普及135.28万人,占全市常驻人口15.03%;培训救护员达到16.59万人,占全市人口的1.84%。2016年市政府将开展“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列入市办实事项目,为全面实施“第一响应人”培训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谈回音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