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绪永(一排左一)与网民在线交流 (周琦 摄影)
以下为本场网谈实录:
开场语:
吴绪永 各位网民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能够通过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青岛市科技局向社会各界及网友们多年来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全市科技工作顺应创新驱动发展大势,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努力实现三大转变,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一是科技创新布局方面,实现从“小科技”到“大科技”的转变。既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加强研发管理,又立足创新驱动全局,强化政策研究和公共服务,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二是科技创新主体方面,实现从“小众”到“大众”的转变。既关注扶持少数关键人才,又关注服务草根创业群体,着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环境。三是科技资源配置方面,实现从“小投入”到“大投入”的转变。既围绕创新链配置好财政科技资源,又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类政策工具,引导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集聚。在工作推进上,我们继续坚持以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为动力,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主线,履职尽责,全面完成年度业务职能目标,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尽管今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我们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真诚的希望通过《民生在线》这个平台,与各位网友坦诚交流,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改进我们的工作。谢谢大家!
在线问答:
张慕勇 吴局长您好,我是一家处于创业期的教育软件企业,我公司研发的科研成果已获省、部级鉴定,现在处于将成果转化的阶段,面临的问题是市场推广需要资金,缺口较大,请问市里是否有专项资金进行帮扶?需要哪些条件?谢谢!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为了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技术转移,我市市科技局、财政局联合制定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从六个方面进行补助,俗称“六补”政策,您可以根据自己成果的特点、转化所处状况与阶段选择合适的类别申报。一是对经认定的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根据行业年度考核结果给予2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定额补助,并对获得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二是对行业服务机构、技术合同服务机构根据技术合同交易额给予补助;对技术市场信息服务运营机构根据公共服务绩效情况和相关支出给予后补助。三是对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给予补助,对开展技术经纪人业务培训、技术经纪职业资格考试的行业培训服务机构,根据支出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最高80万元。四是对驻青高校科研机构通过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挂牌并实现本地转化的科技成果,按交易额实际发生的10%给予补助,最高50万元;五是对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按实际交易额的3%给予补助,最高20万元。六是对中小企业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给予补助,在本市注册的企业,购买国内和海外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按照实际交易发生额给予10%补助,最高30万元。 本年度财政科技专项资金中已安排科技金融专项资金,通过设立区市科技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池和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等部门推出征集科技企业融资需求和创新金融产品用于支持科技企业发展。您可以联系我局(85911349)就资金需求进行进一步对接。 另外,市科技局会每年发布指南,安排后补助及科技计划,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支持,您可以随时关注市科技局,就符合条件的项目进行申报。谢谢!
留言板 吴局长您好!请问科技局对于“互联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哪些结合?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在推进“互联网 ”与产业结合方面,市科技局结合我局职责,利用科技计划专项、“千帆计划”等手段,支持企业推进“互联网 ”,加大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研究,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通过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产业领域试点示范,促进互联网与产业融合发展。
留言板 咱们青岛市专项发明的申请量和授权量情况怎么样?能介绍一下吗?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非常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支持!青岛市2015年1-10月份发明专利申请量为19843件,发明专利授权量为4018件。
留言板 领导好,对于科技服务公司,科技局有什么支持?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根据《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包括一、对行业服务机构、技术合同服务机构根据技术合同交易额给予补助;二、对技术市场信息服务运营机构根据公共服务绩效情况和相关支出给予后补助;三、对驻青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按实际交易额的3%给予补助,最高20万元。您可以根据公司特点、状况与阶段选择合适的类别申报。其次,贵公司如果已经是千帆企业,可以享受到今年我局发布的“1 8”千帆政策体系,其中包含企业研发投入奖励、孵化器房租补贴、高企认定补助、国际合作补助、科技金融等,所有细则都已对外公开,可在市科技局网站查询,贵公司可以根据申报通知进行申报。另外,您还可以申报涉及科技服务业领域的计划项目。
留言板 现在青岛区市一级科技和工业部门进行了整合,取得了好的效果,但我们要对应上边好几个部门,请问市里有这个打算吗?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为加强全市科技创新统筹协调,今年8月份,市委、市政府成立青岛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科技局。我市正围绕建立高层议事机制、优化机构设置、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打造“政策超市”等,改革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努力为打造“创新之城、创业之都、创客之岛”营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留言板 青岛十年之后的发展,石墨烯将是一个大机会!
青岛是石墨三大主产地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谁能抓住机会,站到产业的金字塔顶端,谁就有能力复制下一个硅谷。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石墨烯自2004年被首次成功制备,作为目前最好的二维纳米碳材料,石墨烯具有最薄最轻、载流子迁移率最高、电流密度耐性最大、强度最大最坚硬、导热率最高以及优良的透光性能等特性,近年来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石墨烯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石墨烯在制备技术和部分领域的应用研究方面正在开展中,依据目前发展态势,其下游将涵盖众多行业,主要包括半导体、柔性电子、传感器、能量储存与转换、复合材料、生物医药、环保等行业。青岛作为国内石墨资源三大主要产地之一,发展石墨烯产业具有资源区位优势、研发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应用市场优势和国际创新链接的平台优势,赛瑞达电子装备、华高墨烯、德通纳米技术、海纳尔纳米科技、瑞利特新材料等一批本地企业正在开展制备与应用开发。今年10月,“2015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和石墨烯创新创业大赛在我市举行,诺奖得主安德烈?海姆教授、成会明院士等领域内顶级专家出席了会议。近年来,我市利用财政科技资金以多种方式引导鼓励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发展。一是为创新创业搭建载体,支持建设了石墨烯产业专业孵化器,投资建设石墨烯公共研发平台;二是促进产学研合作开展联合攻关,组建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石墨烯制备与应用自主创新重大专项研究;三是引导开展石墨烯领域国际合作,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形式引导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四是撬动社会资本引导产业发展,通过财政出资1000万元引导设立了国内首只石墨烯天使投资基金,依靠市场化的社会投入,全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以海洋为特色的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产业基地。下一步,我市将依托青岛高新区国家火炬石墨烯及先进碳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构建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和国家级石墨烯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石墨烯创新发展高地,并着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充分利用我市一系列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产业开发经验的材料领域专家、具有优良教育背景的青年专家、具有实战经验的企业运行者和专业化金融人才,为青岛的石墨烯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重点关注机构和团队引进。学习先进城市经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或企业来青设立研究生院、研发机构或分公司。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针对石墨烯领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环境,研究制定特殊的产业政策,发挥好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和大学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展石墨烯制备和产业化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专业化创业孵化机构和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为石墨烯产业提供低成本创业平台和足够的资金支持。
留言板 青岛怎么就出不来一个像阿里巴巴、腾讯、京东这样的强势互联网企业呢?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的确,我市在互联网企业培育与发展方面与其它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尚未出现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强势企业,但是我市不甘人后,一批高成长性互联网企业正在发展壮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创新环境与发展氛围,目前我市已出台《关于加快新经济形态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激励政策,旨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企业发展壮大,相信通过我们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我市会涌现一批实力雄厚、竞争能力强大的互联网企业。感谢您的关注。
留言板 青岛市如何广揽人才?科技局本身如何创新?有没有独家的特色?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市科技局按照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创新创业人才的集聚。一是引进“中科系”人才。加快与中科院开展院地合作,先后引进建设自动化所、工程热物理所,及产业育成中心等,形成“2所7基地1中心”格局,集聚高层次人才1500余人,博士以上超过45%,其中院士、“千人”、“万人”、国家“杰青”、中科院“百人”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二是引进“高校系”人才。引进985高校来青建立10余个研发机构,如:西安交大研究院依托机械制造系统工程、金属材料强度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入驻科研人员60余人,其中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10余人。三是引进“央企系”人才。中船重工与我市签约,拟投资70亿建设海工装备科技城和研究院,将组建近1000人的研发团队,联合已来青的710、712、719、725等10余家研发机构,将有效解决我市海工装备人才匮乏问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投资30亿成立仪器仪表公司,在青科研人员总数超过3000人,其中院士1人、国务院特贴23人,硕士以上800余人、博士100余人。另外,中海油、机械总院、中航工业等一批央企研发及产业基地投入运营,相关领域产业人才团队加快集聚。四是引进“国际系”人才。通过国际科技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依托省科院海仪所,引进乌克兰世界顶端船舶设计专家团队。引进世界创新百强日东株式会社建立中国首个研发中心,搭建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平台,已在光触酶、海水淡化等领域与海尔、水务集团开展合作。海尔、海信、德才等一批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搭建海外引才基地,集聚海外智力为我服务。五是孵化器打造创业人才团队高地。全市已建和在建孵化器1040万平米,投入使用532万平米,累计入驻企业4091家,引进各类人才近万人,其中院士1人,“千人”计划29人,泰山学者10人,博士500余人。
留言板 我认为政府的扶持基金应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要支持基础研究和创业基金,另一部分应该技术招标平台。技术招标就是青岛市要发展哪方面的技术就招标这些技术或是哪些企业需求的技术也可以招标。这样资金能花到实处也能解决技术问题。就是说技术招标的指标能达到就拿钱,达不到就没有!招标可以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目前我市在支持基础研究和创业基金方面设立了财政专项资金,对于基础研究主要采取直接资助的方式进行引导。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设立了各类创新引导资金,如:市科技局从2014年开始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目前已组建天使投资基金10支,资金规模在11亿元以上。今年我局又开始设立“孵化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于孵化器内初创型科技企业,预计2016年孵化基金可以达到10支以上,资金规模过亿元。您提到的“技术招标”,是一种新的科技计划项目组织方式,国内部分省市进行了尝试,我们也会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实践。
留言板 除了资金扶持,科技部门还能做些什么工作呢?
吴绪永 这位网友,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市科技局是青岛市的科技行政主管部门,为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积极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目前在市科技局现有职责(可登陆科技局官网www.qdstc.gov.cn查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办公室的职能优势,统筹协调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强创新政策统筹协调,强化科技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布局、评估和监管职责;加强科技资源和服务平台统筹和优化配置职责;加强统筹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职责;加强协调、服务驻青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工作,统筹推进重点功能区等园区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等。
留言板 现在互联网科技发达。也普及到了农村,农村的电商也在日新月异的发展。我想问问,农村的创业创客资源如何,前景如何。有没有什么指导性的方向。谢谢!
吴绪永 网民朋友您好!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农村的资讯也很发达,对在农村进行创新创业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从政策方面讲,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大学生、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应该说政策环境越来越好。从创业方向来讲,我们存在的问题应该是一些切入点,比如:农业机械化还不够普及,老百姓对健康食品的追溯及生产有很大诉求,生鲜电商的服务需求,还有农业科技服务业、精准农业、精细农业等都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另外,现在创业也不能单打独斗,特别是在农村,农民创业更需要形成合作互助。目前,我市在莱西有金妈妈农业科技孵化器,主要围绕蔬菜良种培育及推广种植;即墨也建有农业创客空间,利用光伏设施、农用大棚资源等,可以为田间地头想创业的创客们提供平台和资源,以及市场开拓、融资服务等支持。如果您有具体设想,也可以和科技局农社处联系,我们尽可能提供更详细的咨询服务,并帮您与有关孵化器进行对接。联系电话:85911341。谢谢!
上一篇:青岛市经信委副主任张琳网谈实录
下一篇:青岛市食药监局副局长冯寿青网谈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