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夏庄路、由青岛市核准建设的经济适用房——中央公园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因投资方管理不善、经费不足,搁置5年之久。[详情]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是青岛国际院士港入驻项目之一,由袁隆平院士任首席科学家,拥有李沧区白泥地核心实验基地及四个规模化大型示范基地。[详情]
李沧区政府着力构建为老服务网络,争取让辖区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详情]
李沧区位于青岛市区北部,成立于1994年,由原沧口区与原崂山区李村镇合并而成,面积99.1平方公里,占市内三区总面积的一半,辖11个街道、116个社区,常住人口54万。
青岛工业摇篮:李沧是青岛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声名鹊起的全国纺织业“上青天”的辉煌,“青”是指青岛,而李沧西部原沧口区域曾是青岛纺织工业的重镇,郝建秀就是在位于该区域的国棉六厂发明了“郝建秀工作法”。新中国成立后,李沧大地快速成长为青岛市重要的工业基地,位于李沧胶州湾沿岸的北部区域,集中了青钢、石化、碱业、一汽等工业集团,为青岛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加快“腾笼换鸟”步伐,全市纳入搬迁范围的企业110家,我区有55家,目前已完成和启动搬迁37家,青钢、青岛碱业将在年内关停。对于李沧来说,工业既是经济,更是历史和文化。我们一方面大力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发展,同时积极致力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延续城市文脉。
拥湾交通枢纽:李沧地处胶州湾东岸核心区域,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国家铁路网一级枢纽站——青岛北站位于李沧西部拥湾区域,2014年1月投入运营,规划远期年客流量1800万人次。在建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青连铁路,均接入铁路青岛北站,并以此为枢纽,往北连通烟台、威海,往西1小时达济南,往南4小时通上海,成为连通山东半岛城市群内部及城市群对外联系的陆路交通枢纽。同时,青岛市规划的1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有7条经过李沧,其中1号、3号、8号线与铁路青岛北站实现垂直换乘;胶州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在铁路青岛北站落地。我们正借力铁路青岛北站的枢纽效应,在李沧西部环胶州湾区域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的重大机遇,提升作为路带枢纽的重要载体地位,推动与国际路带沿线及终点的对标合作,打造青岛新的城市客厅和重要的交通商务区。
世园生态新区:李沧是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这是首次在中国临海城市举办的具有山地特色的世界性园艺展会,也是青岛继2008年奥帆赛残奥帆赛之后,承办的又一重大国际性活动。青岛世园会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秉承“文化创意、科技创新、自然创造”理念,演绎了“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飘带、四季永驻”的创意美景。青岛世博园景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文化示范基地。青岛市委市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打造“永不落幕的世园会”,规划建设世园生态新区,其中李沧东部区域定位为核心区,打造大青岛生态特色鲜明的安居福地、创意高地、休闲胜地。
宜居宜业商都:李沧兴商传统浓厚,李村商圈是青岛五大商圈之一,维客、利客来、北方国贸等本土商贸企业闪耀岛城。近年来,李沧区依托这一传统商贸优势,在中部区域规划建设现代商贸区,万达广场、银座和谐广场、伟东•乐客城、宝龙城市广场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纷纷落成,激发了传统商圈的新活力,比如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在山东省内最大的商业综合体;伟东•乐客城定位为水景主题购物公园,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一个总商业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的“一站式购物天堂”迅速成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等时尚消费群体。2013年,李沧区被评为中国商业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