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 > 民生在线 > 正文

市南区5.4网谈材料

来源: 作者: 2017-05-04 09:54:23 字号:A- A+

1、今年4月,市南区由政府买单为居民购买公共安全险,大家都十分关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今年,市南区召开了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时尚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奋斗目标。让市南区的群众更加幸福、更有归属感,需要我们在民生保障上下更多功夫。市南区由政府出资,给居民购买社会公众安全险,是市南区在民生保障工作方面的又一创新性举措。从实际效果来看,投保近一个月来,受理报案27起,赔付7起,群众得到了实惠,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社会公众安全险主要有两部分,分别是政府救助保障险和家庭财产保障险,政府救助保障险每人享受每次事故30万元死亡赔付限额、5万元医疗费用救助限额,家庭财产保障险每户最高享受23万元赔付限额。从保障的内容上看,涵盖了治安、消防、交通、市政四大领域13类险种,除了提供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家庭财产盗抢险、火灾爆炸险、水渍险和自然灾害险外,还提供道路交通事故、高空坠物伤人等保险保障。从保障的范围看,社会公众安全险保险对象除市南区54万常住人口外,还包括辖区内所有暂住人口以及来区旅游、就学、务工、经商、出差人员。比如,市南区的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特别是旅游旺季人流量很大,这部分人群一年大约有2700多万人次,我们全部都纳入到保障范围。除了市南区17万户常住家庭外,在市南辖区租赁住房,也享受家庭财产保障险保障。所以保障的范围十分广泛,实现了让更多群众共享安全保障的目的。我们还协调承保保险公司,简化赔付程序,提供理赔绿色通道,24小时提供便捷理赔,切实将这件好事实事办好。

下一步,市南区将把更多资源投入民生保障领域,围绕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不断加大保障力度,努力实现劳有应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贫有力助,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让生活在市南区的居民更加幸福。

2、目前市民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但是健身场地有限,听说市南区已经陆续向社会公众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能否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为了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根据《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意见(试行)》有关要求,市南区自今年3月起面向社区公众有序开放中小学校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并将此项工作列为2017年区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项目。

市南区作为青岛的中心城区,辖区内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场地狭小的问题,特别是部分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如北京路、德县路、莱芜路、文登路、区实验二小、7中等学校,受场地限制尚无法完全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而且学校的教学区域和体育场地很难进行有效隔离。在这种情况下,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管理、使用、安全等方面,确实存在一些困难。为此,我们设立专项资金,对条件成熟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实施改造升级,增加保安、保洁人员等,并制定完善了管理使用制度、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预案等,确保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工作有序推进。

目前,我们已于3月份开放了第一批20所中小学的体育场地(第七中学、第五十一中学、第五十七中学、第五十九中学、金门路小学、太平路小学、北京路小学、朝城路小学、市南区第二实验小学、定陶路小学、文登路小学、新昌路小学、镇江路小学、大学路小学、燕儿岛路第一小学、八大峡小学、贵州路小学、德县路小学、嘉峪关学校、莱芜一路小学);第二批10所中小学计划于6月底之前开放(第五中学、第二十四中学、第二十六中学、香港路小学、福林小学、基隆路小学、市南区实验小学、天山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宁夏路小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在公休日、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期间上午8:00—12:00,下午13:00—17:00 ,学校周边社区居民、青少年学生,本人持身份证或户口本(居住证)经学校审验登记通过后即可按规定时间入校锻炼,不收取任何费用。

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健身圈,新建改建部分全民健身场所110处。同时,也欢迎广大居民通过网络、区长公开电话(85812345)等渠道,就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建议,我们将积极研究采纳,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居民就近方便健身。

网谈回音青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