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问答
1. 孙局长您好,今年供热季已正式开始,最近我市又迎来了今冬首个寒流,围绕大家现在都很关心的供热问题,请介绍一下今年供热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
答复:本采暖季我市11月2日发布了锅炉点火令,逐步开始进行热态调试,保证了11月16日正式供热达标运行。截止到目前,市区实现新增供热面积420万平米,全市供热用户突破195万户;全市供热面积2.19亿平方米,其中:市内三区供热面积8762万平方米,清洁能源突破3000万,按计量收费面积1470万平方米。
2016-2017采暖季有以下新特点:
(一)热态调试启动早,调试时间明显缩短。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根据天气情况,提前点火开始热态调试运行,由于着手准备早、行业部署全面、企业准备到位,从《条例》规定的试供热时间开始,运行和服务工作提前进入平稳阶段,整体供热服务电话量同比下降6%。
(二)新建小区供热对接顺利。提前启动对新建小区供热的调度工作,要求热力公司积极主动与开发建设单位进行对接沟通,提前消除补交热费、工程衔接、用户信息核实等诸多问题,确保新建小区按时保质供热。新建小区热线电话同比下降56%。
(三)进一步整合供热市场,规范行业管理。原碱业热电厂和铁路红宇供热站由能源集团进行接管,同时将原碱业热电厂区域内的转供热站实行了统一管理。将清洁能源供热企业全面纳入行业日常监管,要求按照统一规范和标准进行运行和服务工作,通过积极督导,清洁能源供热区域同步实施热态调试运行,热线电话同比下降16%。
(四)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推进热电股份、金州热力等6处20台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改造,改造后达到天然气汽轮机组排放标准,大大减少烟尘排放。对原碱厂热电厂两台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改造,目前燃气锅炉已经顺利运行。利用华电高温水余热对亨通达和金湖热力实施了锅炉替代,新敷设高温水管线18.3公里,停用9台燃煤锅炉,报废近30公里蒸汽管网,改造换热站52座,每年将节省标煤9万吨,彻底消除了烟尘和噪声等污染问题和安全隐患。
孙局长,听了您的介绍,我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心安了,也都期盼着能够舒舒服服,暖暖和和的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孙局长,我们都知道供水、供气、供热、排水、环卫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在这些方面,咱们都有哪些新的改善民生的举措?给我们大家伙说说好吗
答复:城市管理系统承担着全市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热、环境卫生、市容景观、园林绿化等行业管理和公共保障职能。今年来,我们坚持民本民先、科学发展,强化公共保障能力建设,让城市运行的更加有序、安全、顺畅。
(一)开源节流并举,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加快海水淡化发展,发挥沿海城市的优势,着力推进“近水解近渴”。启动海水淡化规划建设,科学确定项目产能、选址、管网布局等,力争五年内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0万吨/日。年内,完成了百发海水淡化厂向青岛石化和发电厂供水项目,两大工业用水大户每天可替代节约自来水1.5万吨,10万吨/日董家口海水淡化工程建成通水,城市供水综合保障能力大大提升。
严格节水管理,用足用好现有资源。对市区3000多家企业单位严格实施用水定额管理,严查跑冒滴漏问题,加大全社会节水宣传力度,刊发了《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进社区宣传节水知识,发放宣传材料,形成了良好的节水氛围。加快推进再生水工程建设,推广工业生产、城市绿化、河道景观等再生水替代,努力让每一滴水物尽其用。
积极推进自来水深度处理工作,重点推进仙家寨水厂、管家楼水厂水质提升改造项目,推广“臭氧+活性炭”等处理工艺,有效提升市区城市供水品质。
(二)清洁低碳先行,加快供热转型升级
积极响应广大群众既要住上暖屋子,又要提升供热季空气质量的需求,重点做好供热“降煤”“减霾”工作。
正式启动利用发电厂余热资源替代市区燃煤供热锅炉工作。完成亨通达热力和金湖热力锅炉替代,每年节省标煤9万吨,彻底消除了周边烟尘、噪声污染,5万余户居民受益。通过同步实施环网联网运行、锅炉煤改气等措施,本年度预计减少冬季供热燃煤25万吨,有效缓解市区冬季燃煤污染。
加快清洁能源供热发展。推进热电股份、金州热力等6处20台燃煤锅炉超洁净排放改造,改造后达到天然气汽轮机组排放标准,大大减少烟尘排放;继续推进污水源、空气源、地源等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建设,对原碱厂热电厂两台220t/h燃煤锅炉实施“煤改气”改造。
切实提升服务质量。今年供热季前,组织各供热单位认真做好设备调试、煤炭储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定期在《生活在线》栏目发布行业通报,对重点问题点名曝光,确保今冬供热季平稳运行,保障市民温暖过冬。
(三)安全环保并重,推进燃气市场健康发展
大力推动管道燃气用户发展,全市新建天然气管网150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8.5万户,更多群众用上了洁净、优质的天然气。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督促企业年内全面完成燃气灰口铸铁管改造,整改完成胶管老化、卡子脱落等居民户内燃气设施隐患约5000处,责令市内三区3座液化气充装站停业整改,对4座整改不到位的充装站坚决关停并拆除。组织安全用气宣传咨询进社区114次,入户安检490余万户次,严把居民用气安全关。
(四)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排水行业监管
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保障能力。完成李村河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万吨/日。加快推进麦岛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张村河水质净化厂新建工程,开工建设娄山河污泥堆肥项目。1-11月全市处理污水5.15亿立方米,处置污泥60万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以上。
制定实施了《城市污水处理行业监督管理办法》,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
压实属地责任,强化老旧楼院排水设施维护管理。抓实服务督查、考核通报等工作措施,督促各区加强老旧楼院专用排水设施养管。年内,市内三区完成老旧楼院排水管网改造80公里,有效解决了江苏路19号等200余处老旧楼院设施破损、冒溢频发的难点问题,专用排水设施完好率明显提高。
(五)盯紧重点环节,环卫管理更加精细规范
城市道路保洁质量明显提升。推行“以机械化洗扫为主加人工清扫为辅”的保洁模式,新增机械化保洁作业车辆107辆,市区57条主干道机扫率达到100%,447条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0%以上,创建省级“深度保洁示范路”33条。
餐厨废弃物管理不断规范。年内市区餐厨垃圾处理量达3.2万吨。组织开展16次餐厨废弃物联合执法,查处非法收运处置行为23起。联合教育局加强全市中小学校(托幼机构)餐厨废弃物管理,共同保障中小学生餐桌安全。我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成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城市之一。
市办实事农村改厕工作顺利推进。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完成改造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30余万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人民日报》对我市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专题报道,相关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推广。
(六)注重整治提升,市容景观品质明显改观
扎实开展309条道路建筑立面巩固提升行动。年内,累计拆除清理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门贴窗贴、乱摆乱放共15.7万处、近20万平方米,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等城市窗口区域建筑立面管理水平显著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
认真做好海水浴场监管。强化海水浴场日常监管和定期考核,督促各海水浴场增设瞭望塔、LED大屏幕等安全设备,完善停车场、更衣室等便民服务设施,优化遮阳篷、木栈道等景观设计,得到市民游客的一致好评。
强化亮化设施养护和户外广告管理。做好亮化设施运行维护保障工作,指导各区完成西海岸夜景亮化提升和新冠高架路两侧楼体亮化工程,累计发布公益广告5000余处(次)、约2.7万平方米,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城市文化氛围。
(七)着力护绿增绿,园林绿化空间有效拓展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规范化监管。制定实施《城市公园服务管理标准》,强化对69座城市公园的监督和考核,创建20处城市精品绿地。严查毁树毁绿行为,组织执法巡查258次,现场责令整改涉绿问题40余起。组织全市义务植树 11万株,种植面积1500亩。引进4只亚达伯拉象龟,岛城市民可以近距离接触毛里求斯国宝。
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精细化养护。对1100条道路约3600千米绿篱进行修剪,养护、加固行道树31万株,发布病虫害预测预报8期,组织出动防治车辆1.7万台次,喷洒药液5.5万吨,园林季节性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整治黄土裸露面积186万平方米,完成立体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有效增加城市绿量,市民群众有了更多的绿化休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