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林业局位于青岛市崂山区海宁路7号,下设置个6处(室),1个森林公安局和4个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建城区以外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森林防火、林业产业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及林木种苗管理等工作。
几年来,青岛市林业局秉承生态文明建设的大任,以生态林业、民生林业为抓手,积极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全市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林业惠民成效不断增强。截止目前,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了40.1%。继2010年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之后,2015年又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
以创城为牵引 大力实施植绿增绿工程
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各项指标要求,实施了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生态文明基地建设等系列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有力推动了全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扎实推进万亩林场建设。从2012年开始,着力在全市开展了万亩生态林场工程建设。3年来累计建设万亩林场35处,新增造林面积27.9万亩,补植造林7.1万亩。全力实施大沽河绿化工程。不仅为青岛的“母亲河”打造了一道靓丽的绿色风景线,而且极大改善了沿线各村庄的人居环境,同时,还有效带动了沿线旅游经济和经济林、农家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十绿”工程。2010到2012年,我们在全市大力实施了绿廊、绿屏、绿山、绿村等十大绿化工程建设。构建起以城市为核心,城乡一体化,点、线、片、面相结合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有力推动了全市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
以提质为抓手 全力提升森林管护水平
林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林地保护和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的通知》,划定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完成林地档案管理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成市级森林资源“一张图”管理平台;创新和完善市级以上重点项目使用林地提前介入机制、友情提示机制和局内外职能部门联合执法机制,进一步规范各类建设项目占用、征收、征用林地的审核和审批,完善占用、征收、征用林地程序和补偿办法。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加强。重点做好了森林防火八大体系建设。修订了《青岛市森林防火条例》,建设国家森林火灾气象因子采集点3处,市级采集点11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实施了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全市共检疫木材350万立方米,苗木15万株,发证7万份,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8%以上;建立了监测预警系统。以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点,以110个基层监测点为基础,对12种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预报;四是全面推广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繁育释放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蜂、赤眼蜂等生物天敌64.3亿头,培育无公害防治示范点3个,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8%以上。湿地保护力度初见成效。各级政府加强了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完成了全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摸清了湿地资源家底。组织编制《青岛市湿地保护规划(2015-2025年)》(初稿);《青岛市湿地保护条例》已经列入是青岛市人大2015年立法调研计划。新建少海和唐岛湾2个国家湿地公园。
以服务为根本 扎实推进林业惠民工程
林业改革不断深化。目前,全市已注册且发展良好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已达到113家,成员农户数达到21103户,成员人数96976人,经营林地面积40021亩,出资总额30582万元,总资产97627万元,年经营总收入46198万元。全市农民林业专业协会17家,成员12327个,会员人数31651人,经营林地面积9386亩,出资总额5385万元,总资产7130万元,年经营总收入2677万元。全市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出模式多样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市场化的良好态势,有6个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今年向省厅推荐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
林业产业迅速进展。林业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迈上新台阶。以核桃木本粮油、干鲜果品、茶、中药材以及森林食品在内的经济林产品的种植与采集业产值成为林业第一产业的亮点,以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为主的林业第二产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森林旅游业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明显。坚持把造林绿化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大力发展经济林。根据立地条件、群众意愿和市场前景,重点发展了薄壳核桃、大樱桃、蓝莓的栽植,市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给予苗木补助。近年来,累计新建核桃种植基地3万余亩、大樱桃1万余亩、蓝莓10万余亩、榛子和板粟等其他干果1万余亩,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林木种苗花卉持续健康发展。随着2014世园会建设、大沽河综合整治、万亩林场建设等重点工程实施,城乡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带动林木种苗快速发展,苗木面积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现代苗木企业和生产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推广工作逐步开展,开展耐盐碱树种、优良乡土树种引种试验及繁育工作,先后引进推广了园蜡二号、盐柳、等一批林木良种。推广了薄壳核桃、大樱桃等优质经济林种植,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完成了全市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建立了标本室和林木种质资源信息库,全市木本植物种类达到764种,编纂出版了青岛树木志等专著,填补了青岛历史上没有树木专业书籍的空白。编制青岛市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规划(2016-2025),为今后十年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依法成立了青岛市盆景协会,完成了青岛市苗木协会、根艺盆景协会换届,为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生态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十二五”期间,全市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举办了森林生态文化节、生态摄影、书画创作,生态科普展等活动,倡导和树立全社会的生态政绩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消费观。加强生态文化基础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建立一批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生态文明示范教育基地、生态文化村。通过植树节、公益广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湿地日和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林业生态建设规划展等,进一步扩大了生态文化影响力。广泛开展了“为农户送一颗幸福树”活动。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今年我们在胶州市试点开展了“为农户送一颗幸福树(以经济树种为主)”活动,政府免费供苗,帮助将村庄街道及农户房前屋后尽快绿起来、美起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那些经济树种还可为农户增加一定的经济收入,成为农民的“果盘子、钱匣子”;从长远看,还有助于村民改变传统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真正为农村农民送上幸福。
上一篇:青岛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