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线 > 民生在线> 网谈回音 > 正文

市教育局线下二次答复网友问题 满意度

来源: 2014-09-17 16:33:16 字号:TT

    贴号: 173

    网友: wap留言板

    标题: 班额问题

    问题: 市区不少中小学班额太大了,教室的桌椅都摆到讲台旁边了,有没有计划多建一些学校缓解升学压力?

    嘉宾答复: 您好网友,我局已制定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同时已启动5所高中学校建设。

    贴号: 172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中考改革

    问题: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减负,现在史地生算分数,不但没减,反而增负,为什么不能像11级的学生那样,小三科还是按照等级作为参考?此外强烈要求指标生政策从12级开始实行,让所有学生在同一起跑线竞争。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将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调整为考试科目,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地理、生物都属于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在学生终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考对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高考不分文理科。目前,山东省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青岛中考招生改革,既承担着培养素质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合格初中毕业生的重任,也承担着为高中阶段学习打好基础的重任。三是目前我省其余16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将历史、地理、生物作为中考科目。     新的指标生政策从2013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初中学校(例如:青岛4中、青岛21中、青岛42中、青岛44中、青岛50中、青岛53中、青岛56中、青岛65中、青岛长泰学校)已经陆续公布2012级初中学生指标生评选办法, 2012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参加中考。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提前两年公布新办法,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明确、稳定的预期。

    贴号: 171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优化教育资源的问题

    问题: 现在城里大多数的家庭就一个孩子,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教育上有一个优越的环境,但由于整个城区师资力量、配套设施等软硬件因素,有的学校好,成为家长追捧的对象,有的学校差一些,谁也不愿意将孩子送到这里去。为此,你们教育部门也没少费脑子,划片什么的措施也一个一个地出,但效果怎么样至少有好有坏吧,我认为,教育局应该在优化教育资源方面再下更大的功夫,开展学校之间、教师之间、专业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当然了,我说的交流并不是要学校一刀切的平均,而是应该相对均衡化。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市教育局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一是加快办学模式改革,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督促指导区市积极落实《关于加快办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指导意见》,全面推广名校办分校、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高校或科研院校辐射中小学、学区制管理等模式,推动校际间优质课程、教师资源和管理模式共享。指导青岛实验初中、青岛39中、青岛58中、青岛实验小学、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和青岛新世纪小学与9所新建或发展中学校做好跨区域合作办学工作,让更多的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建立健全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师资配置均衡化。督促指导区市认真落实《关于推进区市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完成年度校长和教师交流目标任务。同时,发挥首批设立的15个名校长工作室和30个名师工作室作用,全面发挥名校长、名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三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全域覆盖。年底所有中小学全面实现“新班班通”。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手段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优化管理的有效形式,建成青岛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精品微课程资源建设,探索优质学校(城区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共享机制。

    贴号: 170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中考

    问题: 局长好!我想提的问题是,中考的出题问题,强烈建议建议第三方出题。中考全市统一考试,对全市的孩子来说是最公平的考试方式。但如果本市出题的话,难免会有漏题之嫌,之前的考试,已有众多的漏题版本之说。想必教育局也有耳闻。第三方出题不是啥难事,望教育局领导能听一下广大家长的心声,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公平的考试平台。指标生的指标建议非热点学校,升学率低的学校多分一些,升学率高的学校少分或者不分,可以减少择校。指标生加分30分要减少,因明年总分提高了,指标生政策从2012届实行。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命题工作的关心。从今年起,我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命题工作交由招生考试机构承担,参照高考命题的相关要求,从专家库建立、命(审)题专家人选确定、第三方安检、命题场所监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保密制度和监管机制,确保试卷试题安全。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使初中学生学业考试更加公平、公正。指标生名额按各初中学校毕业生总数均衡分配,是比较公平的。我市从2014年开始已取消择校。关于指标生优待分值,按照省教育厅规定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市教育局将指标生优待分值确定为30分。与国内其他同类城市相比,我市的指标生优待分值是偏低的。关于指标生比例问题,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60%以上在区域内初中合理分配,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2014年,我市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65%在区域内初中进行分配,既体现了稳妥推进的原则,又符合省委省政府文件的要求。新的指标生政策从2013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青岛4中、青岛21中等初中学校已陆续公布2012级初中学生指标生评选办法, 2012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参加中考。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提前两年公布新办法,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明确、稳定的预期。

    贴号: 168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高新区为啥没学校?

    问题: 随着青岛高新区入驻企业越来越多,在企业里工作的员工也越来越多地选择将家安在高新区,鉴于这些企业大多是高新技术含量较高的,员工的学识也高,但工作之余,特别是年轻的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担忧也越来越强烈,就是虽然把家安在了高新区,但高新区却没有学校,甚至连幼儿园也没有,无奈之下,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员工在城阳或青岛市区租住,这在客观上分散了员工的工作精力。试想一下,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区,却连最基本的学校都没有,其招商环境会大打折扣,请问:贵局对于高新区的教育机构设置一事是否有规划,怎么规划的?

    嘉宾答复: 首先感谢您对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红岛经济区、高新区欢迎企业员工在此安家落户。红岛经济区辖区内有24所幼儿园,6所小学,2所初中,高新区目前在建的有青岛银海学校,青岛中学也落户于此。目前,红岛经济区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完善,根据教育相关规定及人口、面积等因素,从幼儿园到高中进行了合理布点,居民从幼儿园到高中均可享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

    贴号: 167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强烈要求青岛高中校长实行轮岗制

    问题: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领头羊,至关重要,管理老师,管理学生,高考实行分数制,还是要抓好学习成绩,迫切希望高中名校换校长,而不是一干就是是今年,把青岛市最优秀的学生教成普通学生,和其他普通高中一样,裸分考不上清华、北大一人。青岛市的教育应该不是这么差。东营胜利一中每年都有17-20人的裸考进入北大清华,请局长大人考虑

    嘉宾答复: 这位网友您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我市目前就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交流轮岗作出了明确规定,规定校长每个聘期为3年,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满2个聘期的应当交流,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聘期,这项制度已经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实施。

    高中阶段学校比较强调学校的特色和优质发展,而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形成的,需要长时间不懈的努力,这需要学校办学理念的连续性。适当的对校长进行轮岗是必要的,但是一刀切地对校长采取定期交流轮岗并不一定符合高中学校特色优质发展的实际。近年来,在推进高中校长交流轮岗上,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分步推进、分段实施”的做法,针对学校和校长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既考虑到了校长的任期因素,也兼顾到了学校办学的实际。同时,我们也注意加强校长的培养,采取了多种方式促进校长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又好又快发展。

    贴号: 166

    网友: wap留言板

    标题: 关于中考的问题

    问题: 全社会不是都在大力宣传为中小学生减负吗?提高素质教育吗?为什么不能向北京学习中考只考数学、语文、英语,其它科目归为会考?高中的升学率为什么这么低,连50%都达不到,连高中都普及不了中国的素质能提高吗?何谈素质教育?还有普及高中教育并不是说义务教育,只要有能力的家庭和有意愿上高中的孩子都应该让上,最起码应该达到70%以上。职业教育应该高中毕业后再进行。希望教育的领导斟酌!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历史、地理、生物按80分计入中考总分。主要考虑与高考科目分值结构接轨。山东省2014年高考分值结构为,语文、数学、英语均150分,其他科目平均100分。其他科目分值占语文、数学、英语的2/3。我市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均为120分,参照高考科目分值结构,历史、地理、生物科目为120分*2/3=80分比较合适。     2014年,在保持全市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我市适时调整了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已达到60%。今后,市教育局将认真梳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研究我市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比例问题。

    贴号: 162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23中学附近的青岛射线防护设备厂

    问题: 你好,邓局长,23中学旁边的青岛射线防护设备厂是否有辐射源啊?X射线防护产品的生产经营肯定会有产品检测的吧?那就有辐射源了。肯请协调相关单位,将该厂迁置其他地区,以免让学生受到伤害。请查实清楚回复,不要敷衍啊。谢谢

    嘉宾答复: 青岛第二十三中学校门西侧的青岛射线防护设备厂,已经于2013年3月停止生产,生产设备现已经拆除,目前只有两三名留守人员处理善后事宜。

    贴号: 161

    网友: 闹市闲云

    标题: 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问题: 邓局长您好:教育现代化需要专家型的干部队伍,请问市教育局准备如何加大干部培养力度,建设“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育干部队伍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实现教育现代化,迫切需要一支懂教育、会管理的专家型干部队伍。几年来,市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干部成长规律,逐步建立健全了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加快推进教育家办学。一是始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了一批“懂教育、会管理”的教育干部。二是以培养合格教育干部为目标,认真开展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规定新任干部必须参加为期一个半月的任职培训,取得任职资格的干部每五年参加一次不少于一个月的提高培训。三是以培养骨干干部为目标,开展有规律的分岗分类专题培训。同时,加大干部挂职锻炼力度。组织干部赴北京、苏州、杭州、南京等教育现代化先进地区及现代企业挂职锻炼。四是以培养专家型干部为目标,实施名校长培养工程,开展走进名校和国外院校高端研修。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齐鲁名校长、青岛名校长培养人选达60余名。充分发挥名校长培养人选的引领带动作用,目前正在推进名校长工作室建设。组织骨干校长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开展高端研修,赴美国、德国等国外高等院校开展境外研修。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主题班次60余个,参训干部5400余人次。

-
-

相关阅读网谈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