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号: 256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强烈要求中学生取消早自习!!
问题: 现在的中学早上7:10分就要到校,7.20就要上早自习,学生6点左右就要起床,孩子都睡不醒,有很多学生上着课就能睡着了,中学生太累了!!起床太早了!!上课太早了!!我们所有家长都强烈要求推迟上课时间,推迟到8点半上课,取消早自习,直接上第一节课就行了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40条》中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初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学生到校时间是指学校统一要求的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包括:午餐、午休时间、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时间和学生个体自愿在学校自习、活动等时间。如果学校要求学生7:30 到校,下午5:00放学是符合规定的。如果8:30才上课,下午放学会很晚。否则,根据目前国家所设置的初中生课程和教学内容,难以保证初中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贴号: 255
网友: 张小张0532
标题: 教育法规
问题: 《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为什么迟迟不出台?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我局对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从2010年起,就将职业教育立法工作纳入工作日程,积极做好立法调研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目前《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草案)已经草拟完成,就职业教育相关的基础性要求、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集团化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师资培训等相关方面的事项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已经被列为市人大常委会2014年立法工作重点推进的项目。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市法制办,继续广泛向社会各界征求《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草案)修改意见,不断修改完善,争取尽早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贴号: 254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提高高中录取率
问题: 中考的压力一点儿也不比高考的压力小啊,现在整得小考都有压力了,为了上个好初中呗!家长们为了孩子上好初中,也头疼得很,部分学生放弃公办校去挤私立学校,可是私立学校名额有限,要有资源和关系才能上。 咱青岛能不能提高高中录取率?高中扩招?让孩子们高中毕业(18岁)后再选择去技校而不是初中毕业(15岁)就选择?初中学业重,但课上时间毕竟有限,孩子掌握不了,逼不得已,就得周六周日上补习班。这个问题也要好好研究下找个解决办法。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2014年,在保持全市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我市适时调整了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已达到60%。今后,市教育局将认真梳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研究我市高中阶段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招生比例问题。
贴号: 253
网友: 张小张0532
标题: 教育改革
问题: 学校对各班教室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请问这是否侵犯学生个人隐私?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我们认为应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学校安装监控系统是为了监督考试以及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安装地点在教室、操场等公共场所,而不是宿舍、厕所、浴池等秘密场所,从法律上看,是没有禁止的。但学校安装监控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能将所拍摄到的内容随意公开和传播,否则就有可能构成对学生隐私的侵犯,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贴号: 252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中考政策
问题: 邓局长您好!看了贵局的中考政策,总的来说挺不错,基本能照顾到各方利益,为你们开明、民主的态度点个赞!
我们作为2012级学生家长赞同指标生、直升生政策暂不做调整。但是以下几点需要贵局考虑完善。1.指标生政策是为促进全市教育能均衡发展,所以指标生的力度不应该减弱,而应该逐步扩大。因为今年的总分已经从原来的665分增加到了780分,这样指标生优惠30分,所占的比重实际上由4.6%降到了3.8%。事实上今年的指标生的优惠力度有所降低。需要36分左右,才能和去年持平,这点请贵局注意考虑。二是在2013年即将实行的指标生政策中,不再考虑其他加分而是按照中考的实分判定指标生名额,这点我也很赞成,这种思路可不可以在2012级这届就可以实施,取消一切可操纵的加分,尽量以全市统一组织的比较权威的考试分数作为指标生的标准。3.2013年即将实行的直升生政策,实行各高中学校自主招生,这些直升生是否像以前一样按照比例划分名额到各初中学校,由初中学校推荐参加高中的自主招生?要是不是,这样一些非热点初中原来指标生的优势就没有了。这部分自主招生基本上与这些初中无缘了,实际上就减少了直升生和指标生的名额。请教育局领导能注意到这点。
总的来说,同意市教育局新的中考政策!现在听到一些人要求从2012届开始实行新的指标生和直升生方案。我认为政策应该有缓冲期,公开公平公正。不可被一部分打着民意的人所绑架。政策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理解你们!辛苦了!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关心和支持。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评价与录取。新方案已经于近期公布,请关注媒体报道。
贴号: 251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顺应民意不能侵害权益--中考政策改革
问题: 公平的讲教育局在近期的中考政策改革中态度是比较好的,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对等级制的研究,宣传不够,发布实施文件一年后才出台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出台不到2周有宣布取消等级制。对大家对等级制的意见没有分清是制度问题,还是实施技术,信息公开问题
2.取消等级制的决定过于草率,大家反对等级制的呼声是在地理、生物成绩出来以后,带有很大情绪,领导在判断上理性不够。
3.取消的时机不对,尽管是顺应民意也不能侵害权益,2012级学生在已考2门课且成绩公布的情况下取消原有中考政策,严重侵害了他们的权益,这种做法是违法的,任何时候都不能以民意侵害任何守法公民的权益,希望教育局的领导铭记!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关心。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评价与录取。
贴号: 250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初一7点10分到校.真是太早了
问题: 现在史地生都是主科了.压力真大.刚上初一.要求的作业背诵就好9点半多了.10点睡下.7点10到校.周一更早.6点就起床.周一不到6点.睡眼朦胧.孩子太累了.建议教育局统一最早到校时间.史地生50分.山东50分以上的只有一个城市.救救孩子.太累了.初一开始都这样.以后不可想象的累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山东省规范办学行为40条》中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初中走读生早上到校时间不早于7:30,上课时间不早于8:00,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不超过8小时,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学生到校时间是指学校统一要求的时间,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包括:午餐、午休时间、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时间和学生个体自愿在学校自习、活动等时间。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面对全新的学习内容、陌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同的任务要求,任何学生都需要一个适应过渡的阶段。另外,学校需要为初中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平台,以更好的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所以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学生无论是在校学习时间还是在家庭中的学习时间都会相应增加。建议家长多与老师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尽快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全面健康快乐成长!
将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调整为考试科目,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地理、生物都属于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在学生终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考对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高考不分文理科。目前,山东省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青岛中考招生改革,既承担着培养素质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合格初中毕业生的重任,也承担着为高中阶段学习打好基础的重任。三是目前我省其余16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将历史、地理、生物作为中考科目。
贴号: 249
网友: wap留言板
标题: 12级中考地理.生物成绩不能打折
问题: 12级中考地理.生物成绩不能打折.开始说这两科与语数英一样.因此学生和家长都投入大量精力.财力.把语数英都暂时放一边.学校也给这两科让路.现在打折.不应该.12级这届应该特事特办!直升生.指标生政策也应该从12级开始执行.谢谢!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历史、地理、生物按80分计入中考总分。主要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与现行高考科目分值结构接轨。山东省2014年高考分值结构为:语文、数学、英语均150分,其他科目平均100分,其他科目分值占语文、数学、英语的2/3。我市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分值均为120分,参照高考科目分值结构,历史、地理、生物科目为120分?2/3=80分比较合适。二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各科目分值确定后,原则上要连续若干年保持稳定,2012级、2013级历史、地理、生物均为80分,体现出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严肃性。
新的指标生政策从2013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初中学校(例如:青岛4中、青岛21中、青岛42中、青岛44中、青岛50中、青岛53中、青岛56中、青岛65中、青岛长泰学校)已经陆续公布2012级初中学生指标生评选办法, 2012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参加中考。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提前两年公布新办法,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明确、稳定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