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号: 549
网友: johawk
标题: 一名期待相对透明相对公平升学政策的初二学生家长写给市教育局局长的一封信
问题: --------------------------------------------------------------------------------
市教育局局长:
你好!
关于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2015年中考改革,作为一名初二学生的家长,谈几点看法:
一、信息技术、思想品德和体育等级只分成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是值得肯定的一点,这样的确可以减轻孩子的一部分学业负担。
二、等级制评价的初衷是想解决“分分必争“的问题,目前公布的方案是划分五个等级(根据参加考试学生人数,成绩从高到低A等10%、B等20%、C等35%、D等35%、E等5%。)。问题是改革的后续具体的配套措施(使用说明书)没太跟上:目标怎么实现,录取标准是什么,此次改革的优缺点,如何宣贯,程序怎么走等等。系统性差,时间拖沓,程序不连贯,“三军之灾,生于狐疑”,如此仓促,让人怀疑政策的严肃性:是深思熟虑的决定吗?
1、游戏规则没提前定或没定完善,漏洞太多,学生和家长怎么玩儿,瞎玩把自己玩儿死怎么办?从来都有冤死的,冤死的太多就是规则问题。规则要让大多数人(>80%?)明析并认为可以积极参与。“礼部”有义务向大家完整解释清楚。
2、前10%的学生和后20%的学生成绩,等级制和分数制差异不大,中间60-70%的学生成绩两种标准的评判结果可能差异很大,如果足以影响上2中还是上9中,上重点还是上一般中,这问题就大了。有8个A的总分低于6A2B的总分的情况出现怎么办?类似情况出现多了又怎么办?(初二下学期学校期中考试,班级总分排名,一个5A2B的成绩比最好的4A3B的成绩差10分落后4名,放大到级部落后50名多。)
3、讨论:
A取消等级制,回归分数制并完善之,毕竟高考制度还是分数制,中间走这么大的歧路最终还要与高考接轨,有必要吗?
B尽快完善等级制,明确规则、实施细则使之可操作又规避漏洞最好。是征辟察举制的举孝廉,还是科举制的八股取士,总得让大家提前明白。现在是学生不明白(无所谓,纯被实验,不明觉厉者,若干年以后才会庆幸或激愤),学校不明白(很重要,有干系者,等指示,明年可以作为经验更可能是教训来总结),家长不明白(很严重,利益攸关者,护犊心切,一次后果痛心疾首,可能为讨说法行为过激),“礼部”不明白(极其严重,政策制定者,肩负改革使命,可能明白没说明白,可能明白没想说明白,也可能就没明白,怕就没想弄明白,但要明白不管哪种不明白造成后果都会产生危机)
C我考了8A没被2中录取,他考了7A1B被2中取了,2中是否现在就要告诉我哪个A的分不如他的A的分高就不行啊?他有个B也无所谓啊?还是7A1B总分比我8A总分高啊,这不还是分数制吗?哎呦,很纠结有木有啊?!
D哪几门A更重要及其顺序(量化权重?),各个高中是否应提前制定并公示呀?再晚的话考生努力方向不明确呀,考完了再公布录取规矩,因人设标准的问题会很突出,有私利的定向录取更让人着急上火。
E大家猜疑这么多,两种制度的差异有多大不清楚是问题所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收集不是问题,虽然公开公布分数与排名很谨慎,但是,通过几次有可比性的统一考试成绩做样本,“礼部”进行两个标准的差异分析也不是不可为的难事。分析的结果,也许差异不大只是极少数学生“倒霉”,“礼部”只需说服极少数或者忽略,并用数据事实说明大家都多虑了;也许差异不小,“礼部”要说明是否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让很多的人去接受。改革么,不可能所有人都均衡得益,但程序、过程、中间结果、最后效果要公开透明,以正视听。
三、关于直升生和指标生
此前直升生的招生制度,综合学业成绩的排名相对客观,虽然也有学校因规则提前没定好,最终哪些考试成绩进综合评定范围引起大的争议。
但是,综合素质评定主观性太强,大家诟病不少。直升生8名,一般级部学业成绩前30名内选定(30名外成为直升生,那综合素质得多强大)。荣誉的取得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家长初一就明白获得加分的操作流程,家长最好是学校教职工或与之关系攸关,家长帮学生参加竞赛的参与程度,学校是否觉得给你的各种可加分的职位称号是有价值的等等,但学生自己真正素质体现在这些加分的匹配度是多少呢,显规则是百分之百,潜规则是80%还是40%?不知道。这让你不信显规则但想表达不同意见却无信据可言,这种纠结造成教育公信力降低。
现在,等级制出台,直升生如何评?学业成绩也很大程度定性非定量了,主观“操作空间”应该更大了,“礼部”怎么办?毕竟标准精度降低,符合标准的数量就会上升,得8A的学生可能远超30名,怎么证明8A>8A,还看分数?争论的范围和程度会更大。可能会出台完全不同的政策。
指标生,以前指标生会有30分的加分,现在改成等级制了,指标生的录取标准是什么?直接加分还是加等级?学生和家长都是一团雾水。
四、附潍坊中考等级制
A、B、C、D、E五个等级,得分为满分的90%(含)以上为A等,90%以下至80%(含)之间为B等,80%以下至70%(含)之间为C等,70%以下至60%(含)之间为D等,不足60%为E等。如果按分数划定,使得A等不足考生总量的15%、B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C等不足考生总量的30%、D等不足考生总量的20%时,则分别按考试总人数的15%、20%、30%、20%的比例划定;如超过上述比例则按实际人数划定,超出的部分从E等中扣减,但A等最多不超过20%。
一名期待相对透明相对公平升学政策的初二学生家长
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关心。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评价与录取。新方案已经于近期公布,请关注媒体报道。
贴号: 548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是教育局不适应还是学生不适应???
问题: 别总拿连续性来说事,等级制为什么要取消?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感谢您对中考招生改革的关心。本着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市教育局对初中学生学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改革方案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实行分数制与等级制并行,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完全等级制评价与录取。新方案已经于近期公布,请关注媒体报道。
贴号: 547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指标生新政非常合理,应该立即实施!
问题: 本次改革征求意见稿中的直升生和指标生新政非常合理,本着公平的原则应该立即实施!如果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拿到了竞赛加分,那请教育局严格给各学校划定加分范围,因为大多数学校加分项目根本不公开!按照教育局规定各学校至少一年前公布直升生和指标生选拔具体方案,如果有的学校至今没有公布(应该是大多数),那么就应当立即执行教育局的新规定!
如果教育局领导非得考虑一小部分的利益,可以采用缓冲方式,那就是直升生仍然照原方案选拔,而指标生则万万不可继续执行那个不合理的老政策了!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新的指标生政策从2013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初中学校(例如:青岛4中、青岛21中、青岛42中、青岛44中、青岛50中、青岛53中、青岛56中、青岛65中、青岛长泰学校)已经陆续公布2012级初中学生指标生评选办法, 2012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参加中考。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提前两年公布新办法,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明确、稳定的预期。
贴号: 543
网友: johawk
标题: 开发区王台中心小学令人瞠目的一幕
问题: 2014年6月26日上午课间操时间,开发区王台中心小学发生以一件令人目瞪口呆的事,一殷姓级部主任正要去看操,行至一楼时,被一韩姓女教师上前照面部,一左一右抓了两下,当时就见血了;紧接着,这名女教师左右开弓,扇了这名级部主任两个响亮的耳光;办公室的老师听见清脆的耳光声,都出来看,然后都缩回去了;这名女教师还不算完,又冲进办公室抄起一把椅子,砸在这名级部主任背上,这名级部主任撒腿就跑,哭的满脸泪痕,悲悲戚戚,这名女教师在后面追,后来,这名级部主任哭着跑到校长室。有视频为证,千万别说视频资料丢失,或者当时的机器坏了。
嘉宾答复: 您好,经了解,两名当事人因工作上有一些矛盾和误会,您所反映的女教师采取了过激行为,但并没有贴中所说的“见血”等情况。事发后,学校校长和有关领导对这位女教师进行了批评和教育,而殷主任也宽宏大量,表示不再追究。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加强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尤其要对个别教师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努力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贴号: 542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咨询职业学校教学问题
问题: 我是一名家长,担心孩子到职业学校只学技能,文化课不够,将来再就业的能力不行,怎么办?
嘉宾答复: 职业学校的学生来到职业学校,应该是全面提高素质,按照习总书记的指示:“必须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要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把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目前,青岛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青岛实际,始终坚持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并并举,立足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2014年,全面推进德育、语文、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下发专门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文件,并推动此项工作开展,已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课改的全面推进,同步也扩大了职业教育的影响,我市的课改经验也受到教育部职成司领导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