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网9月18日讯 9月3日下午,市委高校工委书记、青岛市教育局局长、书记邓云锋做客民生在线,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和网民进行在线交流。网民参与人数30741人次,网民在线有效发帖574个,邓云锋现场答复92个,网谈结束后,青岛市教育局对于网谈现场没有回答完的问题进行了集中答复。具体问题汇总如下:
贴号: 701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思品课、体育课的评价方式
问题: 做为家长真心有些担心,对思品课和体育课评价方式的改变,学校还会开思品课和体育课吗?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法律常识和国家大政方针,孩子们到什么时候才能了解?孩子们在学校还有时间锻炼身体吗?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科目实行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评价,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充分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科特点。二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2014年3月省教育厅印发的《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分为合格不合格和等级表达两类。改革德育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德育考核评价结果采用合格、不合格两种方式呈现。需要说明的是,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科目是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学科。将以上学科分为及格不及格两个等级,并不说明这些学科不重要,更不是削弱这些学科的教学。相反,这种改革为鼓励教师加快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环境。当然,市教育局也要采取措施,保证以上学科的教学质量。一是将加强课程开设的监督检查,督促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二是加快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实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公告制度、中小学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制度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制度等。
贴号: 699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史地生三门学科计算入总分,学生的负担太重了
问题: 史地生三门学科计算入总分,学生的负担更重了,而且学生等于从初二就参加中考,8门功课呀,这与小学严重不接轨,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应对如此繁重的负担,原本正常的生活就要更早的被愈发繁重的课外补习班取代,还会有天真烂漫,欢天喜地的笑脸吗?太沉了!作为学生家长强烈呼吁原来的考试科目,考试方式恢复!!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将历史、地理、生物三科调整为考试科目,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历史、地理、生物都属于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在学生终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考对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高考不分文理科。目前,山东省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或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青岛中考招生改革,既承担着培养素质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合格初中毕业生的重任,也承担着为高中阶段学习打好基础的重任。三是目前我省其余16个城市中有15个城市将历史、地理、生物作为中考科目。
贴号: 698
网友: pingweile
标题: 新政从2012级开始,缩小指标生的加分,由30分改为20分
问题: 新政从2012级开始,缩小指标生的加分,由30分改为20分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关于指标生优待分值,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8〕2号)要求:“为充分发挥招生指标分配对初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引导作用,提倡对指标生录取不设限制性条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政策连续性等因素,市教育局将指标生优待分值确定为30分。与国内其他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省内兄弟城市相比,我市的指标生优待分值是偏低的。关于指标生比例问题,《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的60%以上在区域内初中合理分配,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2014年,我市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65%在区域内初中进行分配,既体现了稳妥推进的原则,又符合省委、省政府文件的要求。
贴号: 697
网友: 留言板
标题: 也是关于2012级中考政策
问题: 邓局长,您好!我是2015年中考孩子家长。我也有关于中考政策指标生和直升生的建议,具体内容我看前面有家长都提问了,他们提的建议都非常合理合情,我也赞成他们的观点,即从2012级的学生开始按照新政策执行!
您在解答中主要提到了以下两点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
那我想问一下,既然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以及对政策的适应性,2012级的学生为什么在短短的两年内进行了两次重大的政策调整?先是在初二伊始,中考政策调整为等级制。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以中考的态度考完了地理生物考试,在考试结束,成绩公布之后,贵局又进行了第二次政策调整,取消等级制。我们了解的原因是,这些政策的更改贵局是按照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更加适应中考的需要,是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拥护的。那么现在新的指标生政策,贵局要更改肯定也是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拥护的,为什么这项政策不能在2012级学生中享受到,为什么2012级的学生受到政策朝令夕改的伤害后,不能和之后的学生一起享受新政策?为什么2012级的学生在政策更改的时候只能当做过渡试验品,不能完完全全的享受中考改革的全部成果?所以请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既然要改革,就请所有的政策都从2012级开始,请不要选择性制定政策!
嘉宾答复: 网友您好,新的指标生政策从2013级初中学生开始实施有以下几点考虑:一是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初中学校(例如:青岛4中、青岛21中、青岛42中、青岛44中、青岛50中、青岛53中、青岛56中、青岛65中、青岛长泰学校)已经陆续公布2012级初中学生指标生评选办法, 2012级学生即将面临中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参加中考。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家长和学校对新政策的适应性。提前两年公布新办法,给学生、家长和学校以明确、稳定的预期。
贴号: 695
网友: wap留言板
标题: 崂山区小学教师职称评审问题
问题: 领导你好,崂山区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性!同年工作的教师职称评定相差7、8年。严重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以前教师职称的评审是以街道为单位,所以同年龄段的教师职称评审没有太大差距。有的学校老教师多,评上的一级教师也多,虽然超编,但可以聘在别的学校。但2009年左右,崂山区突然打破了这种评审方式,实行以学校为单位评审,这样原来聘在别的学校的教师,都回到了自己的学校,造成有的学校一级教师严重超编。部分学校连续7、8年没有名额。而有的学校年年有名额,这样严重不公平。同年龄段的教师在职称上能差7.8年。建议能否以区或街道为单位统一评聘。
嘉宾答复: 网友你好!根据山东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的通知》(鲁人发〔2007〕28号)、《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鲁人发〔2007〕79号)精神,2009年崂山区启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2013年,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岗位设置结构比例指导标准的通知》(鲁人社办发〔2013〕37号)精神,结合崂山区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设岗进行了调整。设岗后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由评聘分开改为评聘合一,特别是2012年职称制度改革后,教师参加职称评审须在单位有空岗的情况下先竞岗再参评,实现了真正意义的评聘合一。各单位根据教师岗位空缺数量、等级和工作需要,确定竞争推荐人数,并组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符合岗位条件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由学校(单位)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须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参加职称评审,通过评审的,由学校(单位)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下一步将结合教师交流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设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