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天气 | 更多网上媒体 民生在线> 记者追踪 > 正文

专家称青岛有6000多岁 青岛人祖先来自云南

来源: 2012-06-28 18:03:57

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军(左)做客民生在线

>>>>>>点击进入:史志办副主任杨学军网谈实录

 

青岛新闻网6月29日讯  昨天下午,青岛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杨学军做客民生在线,围绕“如何打造精品志书 ”主题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青岛人的渊源以及青岛周边岛屿的命名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

青岛人多来自云南?

有网友问:“青岛人多来自云南乌撒卫和山西洪洞。主任,你看看是不是这样啊?”

杨学军答复: 从网友的发言看,大家非常关注咱们青岛人的渊源,这个问题不在我们的工作研究范围之内,所以只能就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简单探讨一下。人们通常说青岛是座年轻的城市,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座移民城市,但这仅指现代青岛。

其实青岛地区历史悠久,据目前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青岛地区就有先民劳动生活。宋金元代,战乱纷争,因征兵或战乱青岛一带人口逐渐稀少。到了明代,实行“卫所制”,“卫所制”是军民合制,青岛地区的鳌山卫、浮山所、灵山卫等地官兵主要来自外地,这样一大批官兵携家属移居青岛,后代成了青岛人。移民主要来自内地,一为云南的乌撒卫,一为山西的洪洞。可以说明代从洪武到永乐年间向山东青岛一带移民奠定了今天青岛人的基础。1897年德占青岛后,青岛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这是青岛的又一次移民潮。以上情况及分析,仅供参考。

青岛有6000多年历史?

网友问:“我不太理解,青岛建置只有百年,为什么却成了历史文化名城?”

杨学军答复:的确,青岛市建置以来的时间不长,但就所辖区域来讲却有6000多年的历史。作为有文字的记载,从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到田单大摆火牛阵、秦始皇派遣徐福东渡日本、到田横岛五百壮士之举,都发生在这里。青岛自1891年建制以来,历经德、日殖民统治,其城市变迁堪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缩影,作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在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其独有的城市发展历史,使青岛成为中西文化(欧亚文化)的交汇地。

青岛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崂山道教,有以八大关为主体现西方建筑风格的建筑群,有三十年代聚集的一批全国著名文化名人等形成的文化特征,更是为大家所熟悉。正是因为青岛丰富的文化遗存和特殊的文化内涵,1994年我市荣获国务院授予的历史文化名城称号。

红岛以前叫“阴岛”

有网友留言,“请解释一下阴岛和毛岛名称的由来。”

杨学军说: 好的。我简要介绍一下,仅供参考。红岛原名叫阴岛,是胶州湾内第一大岛,与青岛、黄岛隔岸相望,呈三足鼎立之势。红岛缘何得名,在红岛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传,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药,巡游胶州湾时远望胶州湾内的第一大岛,问左右随从:“此岛叫什么名?”大臣说:“启禀圣上,此岛无名。”秦始皇说:“环海之岛,碧波蓝天,山海相连,绿树葱葱,真乃乘荫歇凉之胜地也。”大臣李斯才思敏捷,立即奏道:“皇上,此岛有名了。”“什么名?”“既是乘荫歇凉之胜地,就为此岛取名为荫岛如何?”秦始皇准奏。从此,荫岛的名字便流传下来。后人为书写方便,把“荫”写成“阴”,称“阴岛”。红岛现居民以原阴岛居民自居,大半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自云南迁入,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红岛隶属即墨。1961年划归崂山,1967年,阴岛改名为红岛,1994年6月划归城阳区。

毛岛又称冒岛,位于胶州湾北部,面积0.0196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1米,距陆最近点0.8公里。该岛西南部岸边为岩礁,呈圆形,东北部岸边则为砂质,岸线较直。岛上地势较平,东高西低。植物以杂草为主无树木。岛周围水域适宜养殖扇贝、花蛤等,并产鱼虾。(青岛新闻网记者)

>>>>>>点击进入:史志办副主任杨学军网谈实录

 
-
相关链接

上一篇:青岛主粮供应暂无转基因 储备粮食能吃半年(图)